又是一年杨柳如烟
又是一年清明时候
满含生机的绿色爬上了西大树木的枝头,点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,学生们换上了轻便的春装,嬉笑着从盛开的樱花、海棠花下路过,偶尔也能听到学生们对“清明”假期的期待。
清明节,节气与节日属性并存,仲春与暮春时间之交,春和景明,万物生长。
节日前后,大地铺满了绿色,鲜花堆满了枝头,那些肆意的生命、蓬勃的生机,在经过了整个冬日的沉默后,迸发出灿烂无双的春景。
花草树木的冬春之变,是一个不断积蓄力量、努力向上伸展、最终蜕变生长的过程,正如每一位学子的学海生涯,是一个今日接连昨日,明日收藏今日,最终春风得意笑看长安花的路途。
积跬步以至千里、积小流以成江海,亦盼西大学子,以日复一日的坚持、日复一日的努力、日复一日的付出,厚积薄发,勇往直前,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春日美景。
慎终追远 感恩怀德
清明节的仪式习俗延绵千年不绝,清明扫墓追思逝者的情感代代传承,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底蕴,在清明时节这一日鲜明的呈现在世人眼前。
慎终追远
细思索清明节祭祀扫墓的习俗,其实是中华文化仁者爱人、关爱生命、尊敬父母的体现,经过这样庄严肃穆的仪式,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:每一位健在者应活的有尊严,而非苟且偷生;每一位逝去者应该拥有体面的告别仪式,以体现对生命的尊重。
感恩怀德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清明节的习俗,也透露出浓郁的感恩之情,让人们能够为已经逝去的亲人、祖先,庄重的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。这是一场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,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、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。
以德为本 深厚底蕴
作为一所根植传统,推崇德行为本的学校,青岛西大同样脱胎于中国文化,学校品牌满含中华文明的内涵底蕴——“西大”二字意喻收敛存于敦敏之象,大乎成于天地之间。
自建校以来,青岛西大始终秉承以德为先、技能为本、综合发展、全面成才的教育理念,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,学校注重师风师德教育,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,以传统文化精华滋养学生心灵,教会学生怎样做人、如何做事、孝敬父母、尊师重道、知恩感恩。
正如国人重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所拥有的意义,青岛西大同样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一所学校、满校师生的影响,始终坚持德育为本,坚持培养学生们自尊、自爱、文明、得体的综合素质,以更好的回馈社会。
清明一场春雨,湿润了数千年,牧童遥指的杏花村,承载着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。
清明时节,过去、现在与未来,都在进行相同的生命仪式,心与心共鸣,脉搏与脉搏同跳,年年轮回,代代传承。
青岛西大带你感受诗意里的清明
清明 杜牧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
风景清明后,云山睥睨前。
百花如旧日,万井出新烟。
草色无空地,江流合远天。
长安在何处,遥指夕阳边。
清明日对酒 高翥
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
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
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
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
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
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东栏梨花 苏轼
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飞时花满城。
惆怅东栏一株雪,人生看得几清明。